返回

大明新命记

关灯
护眼
第一零一六章 至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啊都督,陈本兵,职方司张郎中,还有钦差沉大人,他们这番考虑,的确合乎兵家之道!”</p>

就在杨振仍在犹豫疑虑之中的时候,坐在沉迅另一边的方光琛已然反应过来了,立刻笑着开了口,希望点醒杨振。</p>

方光琛是认得沉迅的,因为沉迅跟方光琛的父亲方一藻,曾经也是同僚。</p>

若论两家过去在京师的交往,方光琛得向沉迅叫一声世叔。</p>

所以,今晚杨振设宴给沉迅接风洗尘,就把方光琛安排到了沉迅的一旁作陪。</p>

此前方光琛见沉迅与杨振交谈,你来我往,句句要紧,他不便插话,也插不上话。</p>

但是他却全程都在注意细听,终于听出了一些诀窍。</p>

崇祯皇帝以及朝中大臣有多么忌惮祖大寿,方光琛是相当清楚的。</p>

与此相应的是,陈新甲有多么忌惮洪承畴,方光琛同样非常清楚。</p>

毕竟他是方一藻之子,而方一藻又是陈新甲的朝中盟友,彼此间绝对知根知底。</p>

崇祯皇帝本人,以及初上任就被财政问题困扰到崩溃的内阁首辅大臣周延儒,或许是真的非常迫切地要解决关外的问题。</p>

但是,这一点,却丝毫也不影响具体运作此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在其中夹带私货。</p>

而且,还能做得表面上大公至正,让你挑不出一点毛病。</p>

作为陈新甲以及兵部其他官员自认为是嫡系兵马的杨振所部,在这场正在酝酿发起的与虏决战中,自然不会吃亏,甚至会占尽好处。</p>

当然了,因为他们不了解真实的杨振,所以他们不知道他们自认为对杨振相当有利的安排,可能并不符合杨振的心意。</p>

但是,方光琛却已经看出来了。</p>

陈新甲希望杨振当奇兵,自然是希望,杨振能在辽西兵马与清虏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寻机出手,摘取到最后最大的战果。</p>

如果战事不利,对杨振来说,也是一种保护。</p>

一者,杨振不是主帅,不必负决战失利的罪责。</p>

二者,杨振麾下兵马也不是决战的主力,到时候的损失也能小一点,而且同样不必担负什么罪责。</p>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p>

从这个意义上讲,杨振每年花在陈新甲、张若麒等人身上的大笔银子没有白花,他们为杨振兵马所作的这番考虑,应当说十分周到了。</p>

“呵呵,是啊都督,依卑职看,眼下辽西实力不弱,尤其祖大帅休养生息已久,必定兵强马壮。再加上将来出关入辽的其他兵马,充当平虏主力,定能旗开得胜,调动清虏,为我等出奇制胜提供良机!”</p>

此时,坐在杨振一旁的老油条袁进,显然也已经转过弯来了,听完方光琛的话以后,立刻接了一句,把话说得更明白了。</p>

这一下,在场的其他人,再也没有不明白的了,人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p>

杨振看了一眼袁进,随即转向沉迅,郑重对他说道:</p>

“朝廷北伐清虏的大军,分为东西两路,以洪督师为总制,以西路辽西兵马为主力为正着,以东路金海登来兵马为从属为奇着,本都督没有意见。</p>

“但是,本都督麾下东线敌后所有兵马必须拥有出兵作战的自主权,战事一旦开启,东线打哪里,怎么打,要由本都督说了算,朝廷与洪督师方面皆不得横加干涉。”</p>

杨振其实也已经听出沉迅话里话外的意思了,也知道陈新甲、张若麒他们把金海、登来隶属自己的兵马当成自己人安排。</p>

一方面,不让自己人承担决战的损失。</p>

另一方面,则盼望自己人在辽西兵马跟清虏打得两败俱伤时摘果子。</p>

那么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呢?</p>

杨振也不能说不好,只是这个安排跟他之前一直设想的北伐清虏的计划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大相径庭,完全颠倒过来了。</p>

而且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在这样事关重大的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上面,这些人仍然处处都藏着自己的私心。</p>

他的脸色一直不好看,原因就在这里,而不单单是贪图那个北伐清虏总制全军、北伐主力的虚名。</p>

只是人家毕竟是好意,不是在坑自己,所以杨振又没有办法翻脸。</p>

而他也的确不能翻脸。</p>

来到这个时代,他所遇到的朝廷官员或者文官武将,可以说就没有一个是没私心的。</p>

他无法选择自己的盟友,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他只能在眼前这样的现实中选择对自己尽量有利的。</p>

只要有利于自己完成使命,实现目标,那也只能先捏着鼻子跟一帮自己看不上的人合作了。</p>

对于结交陈新甲、张若麒、方一藻这些人,甚至包括熘须王德化这样的太监,杨振都是这样的态度。</p>

他没有更多选择,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只能选择跟这些人合作,贿赂他们,让他们为自己所用。</p>

此时此刻,杨振同样如此。</p>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是兵法至理,相信圣上必无异议!”</p>

面对杨振的回答,终于从杨振这里得到了准话的沉迅面带喜色,立刻躬身作揖,以孙子兵法上的名言答复了杨振。</p></div>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