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盛不知道古三思在推荐之前是否调查了郑平,但无论古三思调查与否,古三思在这一件事件的表现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毕竟你要是派人调查了,没有调查出来,那更是无能至极!</p>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的郑平事件,叶明盛对古三思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都不是很满意,他觉得自从奉武军一统天下,古三思成为吏部尚书后,古三思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大!</p>
当年那个锐意进取,无所畏惧,对工作十分积极的古三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吏部古尚书,和当年相比现在的古尚书,似乎是也变成了一个老G僚,没有了当年的冲劲,对工作也没有了当年积极的态度显的很懈怠!</p>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问题的决策上,古三思显得是束手束脚,前怕狼后怕虎,有一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只要求稳不出错就好的感觉</p>
其实在前段时间的新朝成立的大封赏,叶明盛将崔绍封为了世袭罔替的荣国公后,也是有人向叶明盛建议,古三思的功劳虽然不如崔绍,但是也应该封一个侯!</p>
对于这个建议叶明盛其实也是有过认真考虑的,虽然古三思从来没有公开表达过他对爵位的渴望,但是古三思是叶明盛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叶明盛还是很了解古三思想法的,他知道古三思是想要一个爵位的!</p>
但是经过仔细的斟酌和考虑,叶明盛最终还是没有在这次的大封赏当中将古三思封侯,也没有给古三思任何一个爵位,只赏赐给了古三思一些财货,并且恢复了他吏部尚书的职位!</p>
其实单论对大乾的功劳,叶明盛是同意那些人的建议,古三思虽然不如崔绍,但是封一个侯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既然在崔绍身上破例了,那索性在古三思身上也可以破例一次,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的。</p>
但是最终叶明盛还是没有成全古三思,并不是叶明盛在苛责古三思,而是叶明盛在释放一个,对古三思最近工作不满意的信号,叶明盛希望古三思能够认识到他的错误,变回曾经那个锐意进取的古三思,好辅佐自己完成改革!</p>
但是可惜的是,叶明盛释放的这个信号可能是过于隐晦,导致古三思并没有很好的领会叶明盛的意图!</p>
没有如愿封侯的古三思,在工作上仍旧没有改观,并且现在还出了这么郑平这一档子的事情,想到这里叶明盛对他越发的失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任命古三思为吏部尚书的决定究竟是不是正确的</p>
当叶明盛将心绪收回到奏本上后,他有些意外的发现,张志文在向自己请罪,以及替古三思分锅后,奏本上好像还有很多的内容,见此叶明盛也是继续看了下去。</p>
只不过看了一两眼,叶明盛眼神中便是不由闪过一抹异色。</p>
张志文这封奏本的后半部分,竟然是请求叶明盛允许他对幽燕布政司,以及下辖各大的府衙,县衙进行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大评估,两个月之后评估结束,他将会清除掉在评估中表现不合格的G员差役,并对这些人进行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在其他行当寻找一份工作。</p>
除此之外张志文还计划在渔阳等一些幽燕大城市,试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保证劳动者的合理权益。</p>
第三点张志文还打算由幽燕布政司出两千两银子,在幽燕建立两所技能学校,招募学生教授一些制皮,纺织,土木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他还打算由布政司出资三千两银子,为幽燕数万名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教育。</p>
看着张志文的这一些列做法,叶明盛也是感到非常的诧异,毕竟之前张志文在之前发展的改革过程中,表现的很有墙头草的倾向,最开始只是裁减了三十个人,大有静观事态发展的意思</p>
对此信任的左都御史楚知易,前几天还建议自己要拿张志文杀人立威!</p>
楚知易在向叶明盛汇报中表示,他认为改革之所以目前进展比较缓慢,很多工作落实不下去!</p>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叶明盛此前有些含情脉脉了,不舍得杀人,总想要尽可能用和平的方式来进行改革!</p>
但是楚知易认为历朝历代想要改革就势必要触碰很多人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想要不杀人,不见血就将改革发展起来,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p>
所以楚知易认为,想要将改革落实下去,就一定要杀人!</p>
杀他一个天翻地覆!</p>
杀他一个血流成河!</p>
只要杀的人足够多,那自然就没有敢反对改革了,改革的阻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p>
因此楚知易就利用郑平这件事情,先拿幽燕布政使张志文开刀,你张志文不想要观望,静候事态发展,那我就先拿你杀鸡给猴看,砍了你的脑袋,让其他的布政使,按察使看一看观望的下场是什么样的!</p>
当时在书房中叶明盛听到楚知易的建议时可以说也是被吓了一跳,他知道楚知易这个人眼里容不得沙子比较刚直,这也是叶明盛将他从云并按擦使的位置上,提拔到左都御史的一个重要原因。</p>
但是叶明盛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楚知易杀心这么重,看着楚知易那一脸决绝的样子,叶明盛知道楚知易没有在跟自己开玩笑,他是真的这么想的!</p>
如果不是调查过楚知易知道他和张志文没有什么私仇,叶明盛都可能怀疑张志文和他杀父之仇,夺妻之恨</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