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关灯
护眼
548选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549章548选择</p>

魏广德没有等多长时间,侍来报,裕王请他过去。</p>

裕王现在的日子是过的越来越滋润了,所以不是朝中发生大事,他已经很少去前面的院子。</p>

跟着侍到了王府内院,此时左近已经被清空,除留下一些侍外,王府宫人都已经离开。</p>

“拜见裕王殿下。”</p>

魏广德看到裕王朱载已经起身要过来相迎,急忙抢先施礼道。</p>

裕王表现亲和,可他却不能恃宠而骄,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p>

对于这样的场合,当然不用行什么叩拜之礼,魏广德也就是对着裕王深深一揖。</p>

不过,这也就是裕王还在潜的时候可以如此,将来裕王登基为帝后,见裕王汇报事情就麻烦了。</p>

明朝沿袭了元代臣下向皇帝跪拜的制度,所有官员无论品级高低,都要向皇帝跪奏政事,奏完后皇帝命令可以起身才能站立起来。</p>

皇帝发布圣谕时,百官都要跪着听。</p>

皇帝赏赐大臣,大臣必须在御前跪受赐物,然后五拜叩头。</p>

而在明代君臣议事时,只有向皇帝汇报的人需要跪下,其他人站立,且跪奏者奏事完毕,皇帝就可命令他起立。</p>

想想,那时候有什么话要对裕王说的话,就要跪着,魏广德感觉自己的膝盖怕是有些经受不起。</p>

还好,魏广德一共也没有被嘉靖皇帝召见过几次,而且每次其实也没什么要汇报的,大多是皇帝问话。</p>

后世史书对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颇多诟病,不过其实就魏广德的亲身体会,他倒是蛮喜欢这样的皇帝,不用早起上朝,也不用在大殿上跪奏汇报,只需要动笔写下条陈送入西苑,大家都图个方便。</p>

当然,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是大明文官的通病。</p>

嘉靖皇帝的做法,大家既然得了好,不过私下里还是要表现出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抱怨嘉靖皇帝不上朝的做法。</p>

让魏广德平身后,裕王就笑道:“善贷,你我亦师亦友,私下里不必那么讲究。”</p>

“不敢,殿下虽未正名,可实为皇储,你我实为君臣才是。”</p>

虽然很不想说这些话,可在这个场合,魏广德还是要这么说。</p>

反正除了裕王身边的侍外,再无旁人在场。</p>

“呵呵,善贷多礼了。”</p>

裕王也只是笑笑,随即正色问道:“不知善贷来此,是有何要事?”</p>

魏广德稍微犹豫片刻,组织下措辞,就把先前对张居正说的那些话又向裕王讲述了一遍。</p>

“你说马芳打算近日率兵奔袭大漠?偷袭俺答汗大营?”</p>

裕王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p>

刚刚才从虏骑袭扰京畿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还没缓上几天,裕王就听到马芳打算以牙还牙进行报复,自然是惊喜交加。</p>

这些年,马芳的战绩足够让裕王放心,所以他第一时间并没有为马芳的冒险举动赶到担忧。</p>

实际上,马芳近些年有胜有败,不过在魏广德的话中,当然只会说胜仗而不会提到那些败仗,即便被说起,在魏广德口中也变成一番血战后的惨胜。</p>

看到裕王的表情,魏广德不知该如何表达此时的心情。</p>

或许是他太过敏感吧。</p>

只是在和张居正讨论后,对此次马芳出战,魏广德心中的担忧却是越来越重。</p>

没有直接回答裕王的问话,多傻,他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p>

接下来,魏广德就把此次战事自己的担忧全盘托出,甚至包括和张居正讨论中他提到的几种可能,胜败皆一一细说分明。</p>

“此战虽有些冒险,不过鞑子刚在京城肆虐,此次实施报复我觉得应该。”</p>

和嘉靖皇帝一样,对于外敌,明朝的皇帝和皇子态度一样,那就是打回去。</p>

当年“庚戌之变”后,嘉靖皇帝就有心整备兵马北伐进行报复,不过因为多种原因最终都没有成行。</p>

而这次鞑子再度重演当年境况,自然让裕王也是热血沸腾,想要予以报复,最狠辣的报复回去。</p>

“不过,善贷,你和叔大的担忧也有道理。”</p>

裕王沉声说道,“你们是打算如何为马芳完善此计策?”</p>

马芳只是宣府总兵,他能管辖的也仅仅是宣府一地。</p>

此次出兵,必然会带走宣府大部分机动兵力,导致宣府防御力量被极大削弱,这个时候确实需要补充宣府的兵力。</p>

实际上,长城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以一堵墙把敌人挡在外面,就像攻城战那样。</p>

数千里的城墙,即便大明为此填进去百万大军,其实都不可能把长城城墙填满。</p>

长城是一个防御体系,依托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p>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长城无用,外敌入侵可以在长城上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长驱直入了,只有没有战略常识的人才这样认为。</p>

长城上的驻军,其实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预警,当然也是作战士卒。</p>

当发现敌人踪迹后开始预警,同时当然要进行抵抗,为的其实仅仅是争取一些时间,让内陆的民众加紧备战,坚壁清野创造一点时间。</p>

打开一个缺口需要时间,还要防备守军的进攻,游牧民族突然袭击的战略优势丧失殆尽,烽火台快速传递军情到远方,也可以让中原地区政权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抵御进攻。</p>

游牧民族到中原地区大都是劫掠,攻打城市不是他们的强项,一旦预警后坚壁清野,他们能抢到的财物和人力将会大打折扣的。</p>

况且他们一般都不敢深入腹地进行劫掠,怕被缺口两端的守军截断后路。</p>

明朝在长城沿线大量修筑镇堡,其实才是防御虏骑进攻的主要工事。</p>

这些镇堡如同小城一般狭小而不易攻打,又密布在长城后方数十里范围内。</p>

如果鞑子犯边打破边墙,要么就是对这些镇堡进行攻打抢掠,要么就是直接略过,继续深入,对明朝内陆其他大城发动攻击,而这些镇堡内的兵力就是收复城墙,阻拦其顺利撤退的主力。</p>

因为有了这道城墙在,游牧民族在攻打明朝时,就无法随意选择地方入境,而是要想法设法打破长城沿线关隘的城关,抢下一道大门。</p>try{ggauto();} catch(ex){}

这样,他们庞大的兵力才能顺利通过长城,抢劫到的物资和人口也才能顺利出关。</p>

而补充宣府的兵力,为的自然就是在鞑子进攻宣府的时候,有充足的后备兵力顶上去,驱逐突入的鞑子军队。</p>

“我的想法是调动山西镇的兵马支援宣府,为马芳弥补他离开后宣府防御的空虚。”</p>

魏广德说道。</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