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关灯
护眼
1051钱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962章1051钱财</p>

工部和户部可以说已经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p>

魏广德的视线看向张居正,他是首辅,现在又和宫中大红人冯保关系密切,所以宫里的沟通就是他来做。</p>

曾经,这个位置是他的。</p>

只不过因为一些事儿的发生,魏广德和冯保的关系逐渐冷淡下来,已经不复当初。</p>

“宫里已经打了招呼,想来陛下和两宫应该已经知道了。”</p>

主位上端坐的张居正缓缓开口说道。</p>

正说到这里,门外书吏进门躬身道:“老爷,诸位大人,宫里来人了。”</p>

闻言,张居正点点头,“让他进来吧。”</p>

书吏出门,片刻后就有一个侍进屋,先是一脸惊讶,毕竟屋里人有点多,还都是朝中大员。</p>

很快,侍稳住心神,走到张居正面前躬身道:“娘娘口谕,宣内阁三位阁老进宫。”</p>

“可知娘娘何事相召?”</p>

张居正随口问道。</p>

“奴才不知。”</p>

在这么些朝中大人物面前,侍可不敢放肆,谦恭答道。</p>

“那这样,我们先进宫看看,应该就是说这件事儿,你们回各自衙门等消息,让下面也坐好准备,若是有了旨意,我们会最短时间通过六科审核,把旨意发出来,你们就按照计划尽快开工。”</p>

张居正起身,对朱衡等人说道。</p>

朱衡、王国光等人纷纷说是。</p>

一行人出了内阁,小侍带着张居正、魏广德三人前往慈庆宫,而其他人则径直出宫回衙门继续办差。</p>

边走,王国光还在小声和朱衡说话。</p>

“大司空,这银币还是优先铸造一批一两的和一钱的,京官们这个月的俸禄,户部就等着这批银子发放下去。”</p>

“好说好说,钱模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户部银子到位,马上就可以开工。”</p>

“银子早就准备好了,只要圣旨一下,户部终于可以轻松一年了。”</p>

王国光不由得有些感叹着说道。</p>

别人只看到尚书大人的权势和风光,却不知道坐在大明朝尚书位置上的压力。</p>

特别是现今的大明朝户部,虽然现在不是嘉靖朝那时候年年亏空,可也好不到哪里去。</p>

要知道,当初留下来的财政窟窿,现在还有好多都没补上。</p>

亏空数额巨大,户部每年节衣缩食精简开支,能剩余的钱财也是不多。</p>

可以说,太仓虽然常年有百余万两存银,可其实都是已经预订出去的,只是户部一直压着不让提走,否则户部就空了。</p>

要是期间发生个什么紧急的事儿,连灵活的银子都没有。</p>

不过现在好了,今年的财政看样子能松活许多,至于能有多少,就看工部那边给不给力。</p>

可以说,工部铸币越多,户部能够机动的银子就越多。</p>

一百万两银子,户部至少可以有十万两银子的进账。</p>

要知道,这可不是铜钱,而是铸造的银币。</p>

铜钱,铸造一千多枚才一两银子,而换成银币的话,那就是千多两,户部就赚百两银子。</p>

要只有,明朝铸币都是用钱模,铸造出来的钱币不仅精美,而且铸造速度也快,就算户部第一次拨出去百万两银子,其实也经不起工部加班加点铸造的。</p>

弄不好,一年就是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p>

而且,兵部太仆寺常盈库里面,可是堆积这千万两白银。</p>

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前些年的亏空,但至少能让户部好好松口气。</p>

关键这不是短期收益,以后各地碎银子征收以后解缴朝廷,还要继续铸币。</p>

毕竟以后,碎银、银锭这些是不能进入流通领域。</p>

各家各户可以收藏一些银锭,但是却不能拿出来用,只能到官府兑成银宝。</p>

那画面,想想都不要太美。</p>

但就是铸币一项,不仅给工部找到一条源源不断赚钱的路子,户部也跟着沾光,能从中分到不少钱。</p>

而此时慈庆宫门前,张居正带着魏广德等人已经到了这里等候。</p>

小侍已经进去复旨,他们还得在外面等着里面的通报。</p>

不多时,那小侍就去而复返,来到三人面前说道:“太后请三位阁老进去说话。”</p>

三人又跟在侍身后走进慈庆宫,来到正殿。</p>

此时大殿左右坐着两宫太后,陈太后居左,李太后居右,而万历小皇帝则是坐在李太后右侧,此刻也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p>

等三人进殿行礼后,陈太后就问道:“三位阁老,以前民间使用散碎银子交易难道不方便吗?需要朝廷重定钱法铸币?”</p>

“娘娘,自古都是朝廷铸币,自商朝出现铜币,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确定了铸币权为朝廷专有。</p>

再到秦始皇统一币制,黄金铜钱并行道如今,只是因为历代王朝都是以铸造铜币、金币为主,没有铸造过银币。</p>

即便有铸造银币,也多是内廷御造用作赏赐之物。</p>

而自宋朝时起,因铜料不足,钱币无法满足民间百姓和商贾流通之用,所以金银重新开始交易到如今。</p>

因为朝廷从未打算铸造金银币,所以民间交易使用碎银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朝廷和豪门大户则多使用金锭银锭。</p>

这些金锭银锭的铸造,不仅成色不一,重量也是不同,使用起来极为不便。</p>

此次内阁商议定下由朝廷铸造大小金银币,也是为了方便民间流通。</p>

特别是因为铜料导致铜钱不足,有了当一钱的小银宝出现,也可以适当弥补因铜钱不足导致市面流通困难。”</p>

在张居正话音落下时,魏广德也向前走出半步,接话道:“据臣所知,福建月港自开海以来,夷人携带大量白银到我大明交易货物。</p>

夷人所铸银币造型其丑无比,但是不管是银币的成色还是重量,却都是惊人的一致,据说其国铸造的银币通行东西所有国家。</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